雷峰塔千年之谜:谁是它的真正建造者?

但是吴越人民依然口口相传,称雷峰塔为皇妃塔,随着年代推移,人们再写皇妃塔时,错写成了“黄妃塔”,还以为是黄姓的妃子,其实不然。 到了清末,民间流传,说雷峰塔的塔砖塔土

西湖民间故事白蛇传_西湖民间故事白蛇传_西湖民间白蛇传故事内容

在历史的长河里,雷峰塔就像是一位默默的见证者。它承载着无数的故事,也见证着岁月的变迁。五代十国时期,吴越国与它有着紧密的联系;到了宋代,诸多的事件对它产生了影响。这些都化作了围绕着它的神秘光环。它的兴衰荣辱,每一个阶段都牵动着后人的心,让后人对它充满了感慨与思考。

很久很久以前,在那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,杭州归属于吴越国。公元 923 年,钱镠被封为王并建立了国家。随后,年轻的钱俶登上了王位。他心怀百姓,推行“纵民耕之,公不加赋”的政策,深深赢得了民心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钱俶为了供奉佛螺髻发舍利,想要在西湖南端的中峰山建造一座塔。原本计划建造 13 层,然而由于局势不稳定以及财力不足,只好将其改为 7 层。中峰山以前被称作雷峰,这便是雷峰塔的由来。在这一时期的塔,承载着钱俶对佛的敬意,也蕴含着他对百姓的一番心思。

钱俶因感恩孙太真,故而封其为皇妃,还将此塔命名为“皇妃塔”。此塔初建之时,携带着吴越国那繁荣的气息,在民众的心中有着别样的意义。

时光悄然流转,来到了公元 975 年。这一年,大宋的军队强势攻占了南唐,李煜无奈沦为了俘虏。紧接着到了次年,钱俶出于对吴越百姓的关爱,不愿让他们遭受战争之苦,于是毅然决定向宋称臣,并且每年都前往朝贡。这个决定着实艰难无比,一方面是他自己的国家和子民,另一方面是强大的宋。然而,他的这个决定,既保全了吴越的百姓,也使得北宋的疆域得以扩大。宋太宗自然是满心欢喜,对钱俶进行了加封。钱俶站在吴越国的百姓面前,凭借着自己的智慧,为子民们遮风挡雨,他的称臣之举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。

1978 年,钱俶含泪告别吴越的故土,踏上前往开封的路途,向宋太宗纳土归宋。十年后的 1988 年,在钱俶六十岁寿辰之际,宋太宗赐酒为他祝寿。然而,谁能想到,就在他与使者宴饮的那个夜晚,他竟然突然暴毙。民间纷纷猜测他是被毒死的。后来,宋朝为了巩固皇室的权威,消除钱氏在吴越的影响,下令铲除吴越原境内钱氏的石刻。“皇妃塔”这个名字也被摘除,改为雷峰塔。但吴越的人民依然习惯称呼它为“皇妃塔”,只是后来被误写成了“黄妃塔”。此时,钱氏家族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而雷峰塔也迎来了新的命运转折。

雷峰塔在岁月的冲刷下,历经了诸多的沧桑。1120 年,方腊起义军攻入了杭州,雷峰塔在那战乱之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坏。接着到了 1138 年,南宋朝廷迁到了杭州,雷峰塔在黄昏的映照下与落日相互映衬的美景,被画家所赏识,于是有了“雷峰夕照”这个美妙的名字。然而在 1555 年,倭寇入侵了杭州,他们怀疑塔中有伏兵,便放火烧了雷峰塔。这一次次的战乱,让雷峰塔布满了伤痕,就如同一位历经磨难的老人,独自默默地承受着历史的残酷。

雷峰塔与《白蛇传》联系紧密。《白蛇传》乃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,其中白娘子被囚禁在雷峰塔下。雷峰塔被焚烧后的近 400 年,因受故事影响,人们认为它倒掉更好,如此白娘子便能获得自由,故而一直未对其进行重修。这个爱情悲剧的故事,左右着民众对雷峰塔修缮的态度,民众的情感偏向白娘子,雷峰塔仿佛也成了压抑爱情的标志。

清末时期,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,雷峰塔的塔砖和土能够用来熬水,以此驱病健身。正因如此,底层的砖土不断被民众挖掘取走,雷峰塔也渐渐变成了危塔。1924 年 9 月 25 日下午,雷峰塔塔身突然之间便倒塌了。当塔倒下的那一刻,围观的人们竟然发出了欢呼之声,他们有的觉得白娘子终于能够获得自由了,有的则怀着其他的心思。雷峰塔的倒掉,仿佛就像是一段长久故事的终结。

西湖民间白蛇传故事内容_西湖民间故事白蛇传_西湖民间故事白蛇传

但故事在此处并未完全终结。在 1999 年 7 月的时候,浙江省做出了重建雷峰塔、恢复景观的决定,于是雷峰塔又获得了再次矗立在西湖南端的机会。

西湖民间故事白蛇传_西湖民间故事白蛇传_西湖民间白蛇传故事内容

大家对于雷峰塔的重建是如何看待的?希望大家能够评论、点赞并且分享这篇文章以便让更多的人知晓雷峰塔背后的故事。

发布者:shumei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qbos.com/archives/5516

(0)
shumeishumei
上一篇 2024年12月19日 上午6:20
下一篇 2024年12月19日 上午7:37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