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学校推荐的阅读清单里,《中国民间故事》似乎总处在一种两难的境地。孩子们不是觉得它太过陈旧,就是被那些五光十色的现代故事书所吸引。怎样让这本书受到孩子们的喜爱,又能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收获,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。
阳光洒满的教室里,李老师,这位年轻的语文教师,正面临一场考验。面对对《中国民间故事》提不起兴趣的学生们,她精心策划了一堂生动的导读课。那天,她手捧厚重的《中国民间故事》走进教室。没有急于翻页,她先分享了自己儿时聆听奶奶讲述民间故事的温馨时光。她描绘着夜幕降临,奶奶那带着地方口音的声音仿佛拥有魔力,将一个个神奇的故事引入她的心田。她的眼眸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辉,学生们的好奇心被点燃,纷纷安静下来聆听。这便是她激发兴趣的第一招。随后,她在黑板上写下几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——后羿、织女。许多孩子都对这些名字有所耳闻,这让他们既感到亲切又充满好奇,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。
李老师深知,仅凭口头讲解,孩子们难以深入书中奥秘。于是,她展示了一份精心编制的导读书籍,将那本书比作一座藏宝图。导读书籍中包含着几个引人入胜的问题,比如探讨传说中的后羿究竟有何等神通,织女生活的世界又会是怎样的景象。这些疑问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,他们纷纷渴望在书中探寻答案。
孩子们手捧自选的书籍,踏上了阅读的征程。小明被书中那奇妙的幻想所吸引,他读到了一位仙女手中拥有让万物重生的神奇仙草。他坐在窗边,阳光温柔地洒在他身上,他的目光紧紧地追随着书中的文字。而小美则对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情有独钟。当她看到那位贫困的少年历经千辛万苦,最终找到宝藏时,她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。教室里异常静谧,只偶尔传来翻书的沙沙声。他们不再认为民间故事乏味,而是全然沉浸其中。然而,也有孩子遇到了难题,小刚读着读着,发现故事变得复杂难懂。他皱起眉头,几乎要放弃。这时,同桌小李提醒他可以参考导读单上的问题,或者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开始阅读。这句话犹如一束光芒,照亮了小刚的心,让他重新振作起来。
李老师步履轻盈地在教室中穿梭,目光所及之处,孩子们正全神贯注地翻阅着书籍,那专注的神情让她心中暖意融融。她深知,一旦孩子们沉浸在阅读之中,便会领略到书本的无限魅力。
李老师翻阅完几页后,便引导学生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组交流。瞧,第三小组里,大家正围绕着一桩神奇的宝物争论不休。小赵激动地掏出自己精心准备的笔记,兴奋地说:“告诉你们,在《神笔马良》里,那支笔简直就是神奇,马良想啥,它就能画啥。画出来的东西还能变真实,真希望我也能有一支这样的笔。”他的眼中闪烁着无比的向往。一旁的小周接着说:“这种神奇的宝物,在不同的故事里形态各异。比如,《渔童》里那个渔童,就能从鱼盆里蹦出来,惩治那些坏人,真是让人痛快。”小组里的成员们纷纷发言,分享自己的发现,对民间故事中的神奇宝物和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在另一角落,同学们正热议着故事中的角色。小孙挺身而出,语气坚定:“孟姜女,她那份坚韧,让人动容,为夫君泪洒长城,情深似海。”小杜反驳道:“但梁山伯与祝英台,他们勇敢挑战封建束缚,最终化蝶成仙,追求自由的爱情,更令人心潮澎湃。”众说纷纭,教室里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气息。
随着阅读的深入,孩子们渐渐洞察到民间故事的奥秘。比如,它们往往遵循着三段式的经典布局。小李在剖析《田螺姑娘》时,注意到故事起初是田螺的出现,接着田螺姑娘助男主角一臂之力,最终他们或幸福地生活,或遭遇困境。此时,老师启发全班同学对比《王质烂柯》,同样发现其结构:有人被吸引至神秘之地,经历奇遇,最终重返现实,或是生活有所改变。通过这种对比,孩子们领悟到民间故事结构的独到魅力。
他们又开始了对故事情节中细微差异的深入挖掘。小胡注意到,不论哪个故事,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与冲突。有时是人与妖魔鬼怪的较量,有时则是人与恶劣环境的抗争。尽管故事情节千差万别,但其中却蕴含着许多共通的元素,比如神奇的力量、美好的情感等等。同学们在总结这些共通之处的过程中,对民间故事的创作精髓有了更深的领悟。
在大家翻阅了诸多篇章之后,李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,要求对书中的34个故事进行归类。小谢提议,我们可以根据内容来划分,比如把《夸父逐日》这样的神话故事归为一类,还有《阿凡提的故事》这样的生活小故事也是一类。小吴则主张按照故事的主题来分,像是《牛郎织女》这样的爱情故事,或是《哪吒闹海》这样的勇敢故事,都是很好的例子。还有的同学提出,可以根据故事中的人物来分类,比如把那些神仙类的人物故事归在一起。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这本书,这个分类的过程让他们对整本书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。这样一来,他们在阅读时,就能更有条理地把握每个故事在书中的地位和内涵。
随着活动渐入尾声,众人纷纷分享着阅读的所感所想。小张情绪高涨,兴奋地表达:“以往我对民间故事并无太多兴趣,可如今,我发现这些故事竟如此引人入胜。它们之所以流传至今,必有深意。故事中所蕴含的智慧,恰似夜空中闪烁的启明星,为我们指引前行的道路。”紧接着,小王也站起身,激动地说:“没错,那些故事中的美好情感,更是教会我们如何待人接物。就拿黄香温席的故事来说,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孝顺的伟大。”
身为教师,面对孩子初尝民间故事时的冷漠态度,你将如何巧妙地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?期待你在评论区分享独到见解。同时,不妨为这篇文章点赞转发,让更多人加入到民间故事传承的行列中来。
发布者:shumei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qbos.com/archives/5378